土鳖虫有什么功效和副作用?
在 中医治疗中,土鳖虫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止血消肿等功效,常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血经闭、产后瘀阻、癥瘕积聚以及疮疡肿毒及水痢便血等病症。一般剂量为3~10 g。 [1]
用法
1、治疗关节扭伤或挫伤,可以将土元消肿止痛酒(土鳖虫、大黄、元胡、乳香、伸筋草、透骨草等中药)外搽即可。
2、治骨折损伤,可以取小土鳖10克,马钱子(烫)45克,乳香、没药各20克,凡士林适量。前3味共研细末,再与马钱子末混匀,调入适量凡士林,制成软膏。将伤处洗净,先以伤科红花油涂擦,再以药膏敷之,每日换一次。 [2]
3、治妇科虚症,可以土鳖虫6g、鹿茸(去毛)、熟地黄、龙骨(煅)、牡蛎(煅)各30g、花椒15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0。5-1丸/次,1日2次。 [3]
注意事项
中医书籍中指出 土鳖虫味咸,性寒;有毒。能入肝经。 [4] 中医认为 忌与药荆、乌头同用。孕妇禁用。
现代研究
徐艳艳,王慧君,崔晓琳、于艳茹四位学者2011年发表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上的学术论文《土鳖虫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指出,目前,从土鳖虫中已分离得到二十六烷酸、三十烷酸、硬脂酸、棕榈酸、花生酸、廿二烷酸、廿四烷酸、廿六烷酸、对羟基苯甲酸、棕榈酸十六烷基酯、三十烷和三十一烷等脂肪酸类成分,三联新厄贝烯、13β,21-双羟基-海葵甾-26-烯醇、24-去甲-乌苏酸、豆甾-7,25-二烯-3β-醇、白式-豆甾二烯醇、3-乙酰氧基-5-羟基色原酮、7,8-二羟基-5-甲氧基-6-甲基香豆素、常春藤三萜-3α,16α-二醇、5α-并四烯-3β-醇和5α,8α-环氧并四烯-3β-醇等三萜类成分,3,4-二羟基苯乙酮、5-甲氧基-7-羟基黄酮、芹菜甲醚、金丝桃苷、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紫铆醇等酚苷类成分,13-羟基木脂素、13-乙酰氧基木脂素、去氢大黄素甲醚、大黄酚、1,8-二羟基-3-甲氧基蒽醌、1,6,8-三羟基蒽醌、1-羟基-3-甲基蒽醌、2,3-二甲氧基-4-二氢苯并呋喃等木脂素及蒽醌类成分,蛹虫萤光素和荧光酸等生物碱类成分,腺苷、鸟嘌呤、腺嘌呤和尿嘧啶等核酸类成分。,并从文献中总结了土鳖虫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化瘀、止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延缓衰老、抗炎、镇痛、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药理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