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怎么冻好吃?

常公博常公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做冻酸奶。在容器里铺上烘焙纸,这样比较好脱模。把混合好的酸奶和水果倒在容器里,上面覆上一层保鲜薄膜,盖上盖子,放进冰箱冰冻12个小时。

24小时后,取出酸奶,稍微搅拌一下,使其口感更加均匀,然后再次送进冰箱冷冻6个小时以上。之后就可以拿出来享用了。

2、做冻豆腐。买来的新鲜豆腐先用盐水浸泡半个小时,沥干水分后,切成小块,放白糖腌制两个小时左右。然后把腌好的豆腐块放在冰箱里冷藏24小时以后取出,倒掉渗出的水,再撒上适量食盐,装进干净的塑料袋中,扎紧口,放入冰箱冷冻室里速冻。等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用微波炉融化后就可以啦!

3、做冰糖葫芦。将洗净的草莓(或其他喜欢的水果)放到锅里蒸熟,冷却后去皮,蘸上白砂糖,一串一串地穿好备用。 锅中倒进去冰糖和水,小火慢慢熬煮。待锅里的冰糖完全融化后,勾入水淀粉,不停地搅动至糖液变得浓稠明亮,关火,撒上一把干桂花,搅拌均匀,晾凉待用。把处理好的水果串放到糖液里去滚一圈,让水果表面裹上一层薄薄的糖浆,放到盘子里,冷却后就可以了。

4、做雪花酥。饼干碎、棉花糖、坚果和蔓越莓干按照自己喜欢的比例混合,倒进不粘锅,开始加热翻炒。等到饼干碎变得蓬松酥脆,所有食材都混合均匀了,就立即装入事先消毒杀菌并且晾干的热消巾袋中,用擀面杖轻轻擀平,盖上一层保鲜膜,冷却定型。

5、做冰淇淋酸奶。小锅内放入牛奶、酸奶、鸡蛋黄和细砂糖,中火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全部化开,成为均匀的蛋奶液。过滤一次,保证成品的口感更丝滑。 盛入容器内,盖上盖子或保鲜膜,送入冰箱冷冻3小时左右,直至冻成硬块。这时候可以取出适量牛奶和蛋黄液,调成稀糊状,再重新冰冻起来。剩下的就随你喜欢了,来一把葡萄干、蜜枣之类干果加进去也很好吃呢~

安彦槿安彦槿优质答主

一、冰箱温度别太低

想让食物冻得既好吃又健康,首先要了解一下水在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物质,它受冷结冰后,冰的密度比液态水还小,所以冰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液态水中的水分子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自由水分子,另一种是依靠氢键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缔合水分子。而氢键的存在让水与很多物质都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水能结冰,就是氢键的功劳。

水变冰的过程:随着温度下降,液态水中不断有新的水分子缔合,水分子的缔合簇也逐渐扩大。当达到冰点时,所有液态水的水分子都缔合在一起,形成规则的晶体结构,水就变成冰了。

在-4℃~-6℃时,结成的冰会呈细小的针状,这些冰晶会刺破食物细胞,让细胞中的营养、味道流出来,化冻之后会流失掉。而且,由于细胞被破坏,化冻之后食物也不那么紧密结实了,水分到处都是,这样冻出来的肉吃起来口感就比较腥、比较散。而当温度低于-10℃时,形成的冰结构比较绵密,且结冰速度较快,能减少超大冰晶形成,冻出来的肉类更好吃。

因此,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一般应该在-18℃左右。如果温度太低,比如-28℃~-20℃,那么食物解冻时需要的时间就会相应更长。

二、食品间不相混

我们知道,一些食物的细胞中会有盐类或其他物质,细胞外的水中也会溶解一些物质,结冰时细胞内外的冰结构是有差异的。而形成的冰融化时又是晶体表面先融化,如果不同食品相混着储存,低共溶质含量的冰融化后,融化水会把本来存在高共溶质含量的食物中的盐类或其他物质带走一部分,很可能导致食物变质。因此,冻肉、冻海鲜、冻饺子等最好分别储存。

三、食物最好分成几份冻

有时候一不小心买了太多的肉或饺子没吃完,统统冻上吧,要吃的时候,吃不了那么多,拿出一些;还得接着吃,再拿一些……这样反复冻,食物也反复经过了融化到结冰的过程,会导致食物口感、营养越来越差。因此,食物最好分成几份冻上,每次吃一份。

四、生熟分开

生鱼、生虾、生肉可能污染致病菌或寄生虫等,与熟鱼、熟虾、熟肉放在一起可能造成交叉污染,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