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炖什么好吃?

郎米娜郎米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黄芪炖乌鸡 材料:生黄芪30g,当归头6g,红枣5个,新鲜乌鸡1只,生姜2~3片。 做法:将黄芪用清水略浸泡;乌鸡宰净,去除肠杂及尾部;再把所有食材放进炖盅内,加入清水250ml(约一杯水),隔水清炖1.5小时便可。 点评:这是一道补气养血、强身健体的药膳。黄耆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被称为“补中益气”之良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含有的多糖和氨基酸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富含维生素B族和叶酸等,对肝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黄芪炖猪蹄 材料:黄耆50克、猪蹄1个、盐适量。 【制作】 黄耆洗净,切成薄片;猪蹄刮洗干净,剁成块状。然后将所有材料放进汤煲内,先用武火煲沸,再改为文火煲3h,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温补气血、健脾利湿。适用于气虚乏力、倦怠嗜睡、心悸失眠、头晕目眩、下肢浮肿等症状的人群。 三、芪杞茶 材料:黄芪4克、枸杞子8克。 【制作】 将黄芪冲洗干净,然后用凉水泡软;枸杞也用凉水浸透。再将所有的材料放在泡茶的器皿内,冲入开水冲泡20分钟即可。 【功效】 益气养阴、滋补肝肾。适合于气阴两虚引起的疲乏无力、头昏、眼花及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口干等症。 四、四神汤 材料:山药20g,莲子、芡实各10g,茯苓、薏苡仁各20g,猪肉300g,生姜2~3片。 做法:先将猪瘦肉清洗干净并砍碎,然后把所有食材放进炖锅里面,加入清水2L,用火熬制2h,调入食盐和生油便可食用。 提示:这道菜可以当正餐服用,但是不宜多吃,因为太过“滋腻”,容易碍脾。对于脾虚痰盛的患者,即经常出现头晕、腹胀、大便稀的情况,就不宜多服。 五、羊肉黄芪粥 材料:新鲜羊奶250ml、大米100g、黄耆30g。 做法:先用冷水把黄耆浸泡半小时,然后加入清火的大米,熬成粥以后再把新鲜的羊奶放进去,煮热就可以食用了。 点评:此粥可补气升阳、滋养肠胃,对于脾胃气虚所导致的消化不良、食少体倦、腹泻有一定的疗效。 六、黄芪鲤鱼粥 材料:黄芪40g、鲤鱼一条(约500g)、大米100g、生姜2-3片。 做法:首先把鱼处理干净并煎至微黄,然后再把黄耆放入锅内,先煎炒一会,紧接着把大米放进去同炒,加入清水适量,煮至粥浓,放入生姜丝和葱花煮成糊状即可食用。 点评:本粥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食少纳呆、肢体倦怠、脘腹胀满、大便溏泄以及水肿、脚气肿痛者。

时前峰时前峰优质答主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敛汗止渴、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自汗、久溃不敛、内脏下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等病症。祖国医学认为,黄芪“益气而治诸虚”、“为补气补虚专药”。经常配以当归、阿胶、枸杞、制首乌等补血药,麻黄根、浮小麦、牡蛎等敛汗药,以及升麻、葛根、薄荷等升阳药。

黄芪的吃法多种多样,可单独炖服,或者配伍乌鸡汤、排骨汤、鱼汤,均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食疗方,供选用。

1、黄芪鸽肉汤:黄芪30克,鸽肉1只,洗净放入沙煲内,加适量水,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服食,此方补气、补血、益精、敛汗,适于病后体弱、体质虚寒、精神疲倦、乏力、多汗者服食。

2、黄芪鱼汤:黄芪30克,鲢鱼1尾,鸡汤1500毫升,蘑菇、青菜少许。黄芪洗净,鲢鱼去内脏、洗净,同蘑菇、鸡汤,煮沸1小时,下青菜,调味服食。适用于肾炎、蛋白尿患者。

3、黄芪牛肉汤:黄芪30克,牛肉250克。将黄芪洗净,同牛肉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汤服用。牛肉可切片蘸糖、姜丝、酱油佐食,此方补气、益血,适于年老体弱、血虚便秘、妇女虚寒月经不调以及新产妇服食。

4、黄芪乌鸡汤:黄芪、党参、当归各30克,枸杞20克,红枣10枚,乌骨鸡1只。将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同诸药一起放入沙煲内,加适量水用文火煲3小时调味服食。此方气血双补,适于气血两虚、大病之后、产后体虚之妇女服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