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哪里的好吃?
没吃过正宗的,就说个很普通的做法吧 选大的牛蛙两个,剁成小块儿(让卖牛蛙的给剁成块儿),洗干净,放适量盐、酱油、料酒腌半个小时;大蒜去皮,留蒜籽;姜切片;辣椒切段或者掰成两段。 锅里放油,油热后放牛蛙,炒到变色,盛出待用。 另起锅,油热之后放蒜末和姜,炒出香味以后放辣椒,炒到颜色变深,接着放牛蛙,炒匀,就可以出锅咯~ 这个做法比较普通,主要是要注意,因为牛蛙本身就挺鲜的了,所以不用放太多调料,否则会过咸。而且我也不建议用辣锅煮啊什么的,那样味道容易进去骨头里,啃起来会很费劲……这个做法是直接爆香原料再焖熟,这样可以保证肉烂在汤里,很好扒拉。
如果喜欢吃软糯一点的感觉,可以把牛蛙煮熟了再焖,但是这样汤汁的味道就会进骨里了… 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做蒜香的方法,也比较受好评,就是烤牛蛙,但我不喜欢烤的~ 希望有帮到你呢~
广西人吃蛙肉由来已久,其中桂林米粉与荔浦芋扣蛙是最具代表的“蛙菜”。但说到吃蛙,南宁人更是不遑多让,如今南宁的青蛙食肆已有数十家之多。南宁吃蛙,以金鸡路、星光大道、南梧路与民族大道周边为集中区域。
“黑斑肥蛙”与“斑腿泛棱皮蛙”
南宁人经常吃的是田边塘畔的黑斑肥蛙和水草沼泽的斑腿泛棱皮蛙。黑斑肥蛙个头较肥大,体长约20厘米,前后腿都有黑斑,大腿略短于胫部,其身披水绿色松散细鳞,且后腿股背两侧和胫部都有深褐色细斑纹,味道较纯正。斑腿泛棱皮蛙体长约15厘米,前后腿都有黑斑,大腿略长过胫部,其身披松散细鳞,且后腿股背两侧和胫部都有褐色或黑色斑纹,体表颜色复杂,有草绿、浅棕、深棕等交错分布,味道略苦。由于斑腿泛棱皮蛙易捕获,南宁餐饮市场上的蛙九成为此蛙。
食用青蛙讲究肥壮
南宁人吃蛙讲究肥壮,蛙身瘦长,青蛙肚小肉薄的不能进厨房。一只用于做菜的青蛙,重量约120克,太轻的是小崽,太重的则老化。由于青蛙富含蛋白质与低脂肪、低胆固醇,所以成为时下流行健康美食的“宠儿”。
“竹筒蒸蛙”与“清汤蒸蛙”
南宁人吃蛙讲究“原汁原味”,“竹筒蒸蛙”与“清汤蒸蛙”是南宁的首创菜。而“竹筒蒸蛙”是将洗净宰杀后的“斑腿泛棱皮蛙”用10根筷子作支撑置于大竹筒内,然后加入火腿香菇蓉、肉骨头老抽、老鸡汤上笼屉清蒸,待熟透后撒上葱花即可。蒸熟了的皮蛙肥腴鲜嫩,竹筒的清香味、火腿香菇的醇香、肉骨头老抽的鲜香、老鸡汤的浓香融为一体,使蛙肉芳香清幽,味甘汁浓,甘甜软糯(有些店家用大铁壳罐代替竹筒),让人食欲大开,十分过瘾。
“清汤蒸蛙”则将宰杀过的黑斑肥蛙洗净后,加入去腥调味的猪瘦肉丝与火腿丝,再用文火清鸡汤上笼屉轻蒸而成,其做法与“竹筒蒸蛙”相比简而不繁,但肉质嫩滑,汤清如水、原汁原味,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鲜活与本色,故更受文人雅客的喜爱。
“百香果炖蛙”与“石锅靓汤”
“百香果炖蛙”将宰杀洗净后的黑斑肥蛙加入鸡汤文火慢炖,在炖制过程中逐渐加入南国特有鲜果的百香果果汁,其果汁的甜与蛙肉的鲜在文火炖煮的慢动作中相容相成。
“石锅靓汤”以黑斑肥 为料,用高压锅将宰杀后的黑斑肥蛙与老母鸡汤炖约20分钟,然后以文火在特制的烧得通红的石锅中烹煮,几分钟内“滋滋”作响,将老母鸡的原汁鲜味全融进蛙肉里,“石锅靓汤”色味俱佳。
酸笋炒蛙”与“家烧蛙”
南宁人吃蛙既有北方人“清蒸”的清淡,又有广西人“酸辣甜”的味重。有特色的是“酸笋炒蛙”。将老坛酸笋与宰杀洗净的“斑腿泛棱皮蛙”合炒,其味酸甘脆爽、原味诱人,很得南宁中青年食蛙族的喜爱。
“家烧蛙”将宰杀洗净的“斑腿泛棱皮蛙”加入农家干玉米粒与农家五香干豆角,用农家红薯老抽烧制而成,酸辣适口,味甘香糯,充满着农家风情。
“酱椒蒸蛙”
此外,广西的柳州、桂林与梧州也流行吃蛙,如柳州的“酱椒蒸蛙”。